【十佳百优】自动化2301团支部专访敬老院负责人: 共话科技助老新路径
在“科技助老,银发族的智能新世界”敬老活动圆满落幕后,自动化2301团支部书记秦睿专访了楚都·医养结合颐养中心负责人万倩妘,深入了解养老院对智慧养老的实践需求,探讨科技助老活动的社会价值与优化方向。此次访谈聚焦老年群体数字化困境的解决路径,为未来项目深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谈及活动中老人对智能设备的反馈,万倩妘坦言:“许多老人对科技既好奇又畏惧。比如智能手机的字体调节、语音指令识别等功能,看似简单,但对视力衰退、反应较慢的老人来说,每一步操作都可能成为‘拦路虎’。”她特别提到活动中一位老人的话:“志愿者教我三遍扫码支付,我用本子记下步骤,现在终于敢独自买菜了。”万倩妘认为,科技助老的核心在于“降低门槛”,“产品设计需更贴合老人需求,比如增加图标大小、简化操作流程,甚至开发方言语音指令”。
对于自动化2301团支部的志愿服务,万倩妘给予高度评价:“青年志愿者的耐心和创意让人感动。他们不仅教技术,更注重情感交流——比如用‘老带新’模式让老人互帮互助,这种尊重与信任的氛围正是我们养老院倡导的。”她还提到,活动后多位老人主动询问“下次什么时候来”。“这份依赖,是对青年服务最好的认可”。
针对智慧养老的挑战,万倩妘呼吁社会多方协同:“养老院需要更多科技企业参与适合老年群体的产品研发,比如开发带紧急呼叫功能的智能手环、操作更直观的健康监测设备。同时,希望高校能将养老院作为实践基地,持续输送青年技术人才,让‘科技助老’从短期活动升级为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活动。”
访谈最后,万倩妘分享了一个暖心细节:活动当天,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通过志愿者指导,成功与孙子视频通话。“他对着屏幕反复说‘孩子要好好学习’,那是他半年来最清醒的时刻。”万倩妘感慨,“科技的价值不仅是便利,更是情感的传递。青年志愿者的介入,让技术有了温度,也让养老院看到了智慧养老的更多可能。”
此次专访为自动化2301团支部的科技助老项目注入了新思路。团支书秦睿表示,支部将积极吸纳养老院的建议,探索“高校-养老院-社区”联动的常态化服务机制,让科技真正成为银发族拥抱时代的“暖心拐杖”。
通讯员:秦臻 摄影: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