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武爱斌校友:流程工业的AI使能者
武爱斌,江苏扬州人,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南京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南京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可控,1992届校友武爱斌用26年时间,将一家初创企业锻造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由他创立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双跨平台”为基、以AI技术为刃,开辟出一条中国式工业智能化道路,让传统产业焕发崭新“数字生命力”。
矢志创新:做“破局者”“利他者”和“造梦者”
武爱斌的创业故事始于1999年南京。彼时,国外工业软件垄断中国市场,他带着武汉理工大学“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烙印,以50万元启动资金创立朗坤,立志打破技术壁垒。团队蛰伏14个月攻坚,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iEMS(朗坤智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初代工业软件,并陆续推出投建营(F-EPC-O)一体化平台、实时数据库、企业资产管理(EAM)等产品,全方位满足重资产流程工业企业对安全生产、设备可靠、节能减排的核心需求。
2016年,他锚定工业互联网赛道,带领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构建起覆盖工业全场景的数字化能力体系。自2022年起,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三年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朗坤智慧)
“源于江苏,畅行全球”——这句刻在朗坤基因中的口号,正随着莫桑比克智能工厂、三峡国际“海外电站数字监控中心工程”等海外项目的落地而照进现实。从长江之畔到“一带一路”,朗坤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同路人”,助力中电建、中能建、中石化等中国总承包商“走出去”,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的同时,也让中国标准在全球工业土壤中生根发芽。
双智融合:工业互联网+AI赋能流程工业全场景智变
朗坤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座,构建覆盖“创新引领-技术积淀-产品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团队”的全栈能力体系,打通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流程,“穿透式”管理电力、煤矿、化工等流程行业核心场景。
(朗坤智慧业务能力地图)
在AI技术使能下,朗坤让设备“会说话”、让工厂“能思考”、让场景“可预判”,以“AI+”的全链路智能化能力矩阵,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慧化跃迁——AI+运行,实时感知设备关键参数,动态调节机组运行策略,降能耗提能效;AI+设备,超前预警,智能诊断,优化决策,推动设备管理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AI+安全,工业视觉全天候“值守”工厂园区,安全事故率下降80%;AI+经营,基于碳交易模型动态优化策略,年经营成本减少300万元,推动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
从设备检修标准、安全管理规程到行业知识库的体系化沉淀,从热力计算算法、监盘优化模型到云边端群站管理能力架构的技术创新...这些突破的背后,是朗坤26年深耕行业的厚积薄发。如今,这套数字化服务能力体系已赋能国家能源、中国建材、海螺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上千家大型央国企,打造了一批高价值、高效益、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化示范工程。
根系母校:共育工业数智化火种
“母校是创新的源头,更是责任的起点。”武爱斌坦言,朗坤的发展离不开母校的关心和支持,他深深为母校的巨大变化、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武爱斌向杨宗凯校长做交流汇报)
落实思树,饮流怀源。作为武汉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单位,朗坤每年为母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打造工业互联网实习实训基地,让学子在“数字孪生工厂”中触摸工业未来;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机电、自动化等专业学子追求卓越;公司高管团队深度参与母校教学实践,担任“暑期卓越课堂”工业数智化班客座讲师,分享管理实战经验。
依托“朗坤智慧工业互联网技术联合创新中心项目”,公司将深层次推动与武汉理工大学在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创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培养“懂工业场景、精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积冀日月之微光,以望山海之浩渺,终致人生之海江。武爱斌校友带领朗坤智慧持续深耕工业互联网+AI领域,深度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战略,推动中国工业软件从跟跑到并跑。面对智能化变革浪潮,这位持续突破关键技术的探路者,正以更坚实的平台底座与更包容的生态合作,为构建互利共赢的工业未来贡献新的智慧。